首页 | 投资 | 产业 | 创投 | 保险 | 公司 | 企业 | 商业 | 消费 | 行情 | 经营 | 商品 | 基金 |
张忠德:全身瘙痒反复,凉血健脾来助

发稿时间:2023-07-07 17:56:42 来源: 个人图书馆-中医缘的图书馆

梁某,女,时年37岁,初诊:2014年1月16日。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全身皮肤出现风团,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荨麻疹,经治疗后好转。但1月前颜面部及腹部再次出现密集红色风团、瘙痒等不适,就诊于北京某医院,给予环孢素、地塞米松等激素治疗后风团消退,但出现喉头水肿,住院治疗1周好转出院,但风团仍有反复出现,遂于门诊就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诊证候】

症见:腹部及后背部散在风团,瘙痒,渗出液清,疲倦乏力,面色㿠白,纳眠尚可,小便调,大便偏烂,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

辨证:血虚生风,脾虚湿盛。

治法:祛风凉血,健脾除湿。

处方:徐长卿20克、白鲜皮15克、炒白术20克、防风15克、生地黄15克、地肤子15克、薏苡仁20克、醋鳖甲30克、紫苏叶15克、玄参15克、熟地黄15克、紫草10克,共7剂。水煎服,日1剂。

【随诊过程】

二诊:2014年2月27日

腹部仍有散在风团未消退,瘙痒较前缓解,已无渗液,纳一般,眠尚可,大便偏烂,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目前服用泼尼松10mg,日一次。治疗上以祛风除湿、健脾滋肾为主。在原方的基础上去醋鳖甲、紫苏叶、玄参、紫草等;加蛇床子10克温肾壮阳,盐山萸肉、五味子各15克滋肾水,陈皮10克、麦芽20克理气健脾消积,黄精15克入脾补脾阴、入肾补阴血。共7剂。

三诊:2014年3月6日

偶有出现风团,部位不定,怕冷,时有腹胀,纳眠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印。目前服用泼尼松10mg,日一次。治疗上以健脾祛湿,补血活血为主。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当归15克温中补血活血,共7剂。

四诊:2014年4月2日

腹部偶有散在风团,怕冷,纳眠可,小便调,大便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目前服用泼尼松10mg,日一次。治疗以上祛风除湿、健脾补肾为主。故去白鲜皮、当归等;加太子参20克补气养阴,山药20克补脾养胃,固肾精,土茯苓20克除湿,布渣叶15克消食滞,淫羊藿20克、菟丝子15克,温肾阳。共7剂。

随后间断门诊治疗2月余,激素用量逐渐下调至5mg,日一次,2014年5月8日随访已停用激素、抗过敏等药物。目前随访至今近2年余未复发,期间顺产男婴。

【按语】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原因所致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以局限性水肿反应为表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瘾疹,俗称风团、风疙瘩、风疹块等。具有发无定处,骤起骤落,瘙痒无度,退后不留痕迹,反复发作等特点。此患者主要以肾阳虚为底、素体阴寒之气较重,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载:“少阴有余,病皮痹瘾轸”,肾主一身之真阳,肾阳虚则卫阳易虚,加之脾阳不足,无法温中焦,腹主阴,风邪侵袭而出现腹部风团,瘙痒;脾虚失健,则水谷不得运化,湿邪内生而出现面色㿠白,大便黏;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脾虚湿盛、肾阳不足之象。

李中梓《医宗必读》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初诊、二诊时重在祛风健脾除湿;三诊时在祛风止痒同时,加当归、生地黄等补血活血之品,疏风、畅行气血;脾肾为先后天之本,相互供养,肾阳不足日久,则脾阳难复,故四诊时在健脾祛风除湿基础上,加用温补肾阳之品。张教授强调治疗瘾疹不能盲目使用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等苦寒之品,越清越寒,瘾疹难以消退,或虽以迅速消退,但易复发。治疗以祛风除湿为始终,但温脾肾之阳为关键,第一步应以七分祛风除湿凉血,三分滋肾水而助肾阳,兼调脾温中,后以四分祛风除湿凉血,六分壮元阳、补脾阳为主。

(本案编者:金连顺 主治医师)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

琼ICP备2022009675号-32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